报价低≠便宜:工装单价构成的真实逻辑
2025年11月05日
拆解报价单:看懂工装成本,防止被“低价陷阱”误导
在招标或集中采购中,低价往往让人心动,但“便宜”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偷工减料或规格缩水。理解一份工装报价单的构成,是采购人员识别陷阱的第一步。
一、面料成本≈总价的45%
面料是最大成本项。若报价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(通常为45%±5%),极可能是低克重、次级纱线或库存布。
二、工艺人工≈25%
包含车缝、锁边、熨烫、整烫等环节。工价明显偏低的厂,往往外包给非专业代工组,质量难控。
三、辅料与包装≈10%
拉链、纽扣、魔术贴、线材、吊牌及独立包装均计入辅料成本。若供应商未在报价单中单列辅料项目,应主动询问规格。
四、利润与运输≈15~20%
合理利润空间是质量保障的前提。压价过度,会直接挤掉质检与售后成本。
提示: 判断报价是否合理,不看单价,看构成。真正懂成本的采购,才能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。
如有任何问题,可以随时添加微信免费咨询,微信号:1465770699
下一篇: 验收环节中的抽检比例该怎么定
上一篇: 工装采购中的“尺码表匹配误区”解析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