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购冬季棉服时必须确认的“蓬松度真实性”
2025年11月21日
冬季棉服不看厚度,看蓬松度:采购要避开的三大误区
冬季棉服采购中,很多人只看“厚不厚”,忽略真正决定保暖性的关键指标——蓬松度。棉服看上去鼓鼓的,并不代表填充饱满,更不等于保暖性好。采购如果不懂蓬松度的逻辑,最容易买到“穿着臃肿却不暖”的失败款。
一、蓬松度(Fill Power)必须≥500
500以上为合格,600~700为优质,700以上为专业级。蓬松度越高,越保暖越轻便。劣质棉服常故意增加填充量制造“厚感”,但蓬松度低,穿着依旧不暖。
二、长丝棉与短丝棉区别大
长丝棉蓬松回弹好,压缩后能迅速恢复;短丝棉看似厚,穿一季就塌陷。采购可将棉服压扁后观察回弹速度。
三、格子车线影响保暖性能
小格子防止内充绒位移,但格子越多、越密,热量损失越快。大型暖区岗位应选大格结构。
四、防钻绒不是靠“加布”
专业防钻绒靠纱线密度(≥400T)和防绒衬布,而不是多加里衬。采购常被“加层=更防钻”误导。
总结: 冬季棉服要追求“轻而暖”,不是“厚而重”。采购掌握蓬松度,就能从外观判断真实保暖能力。
如有任何问题,可以随时添加微信免费咨询,微信号:1465770699
